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矿山地环治理项目管理须完善

发布时间:2010-04-26

  前不久,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文,决定从2010年起,用三年时间,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这对于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喜事。
  为解决日益严峻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2000年财政部批准设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由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落实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从2000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从探矿权采矿权价使用费和价款中安排实施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1595个,总支出85.74亿元,调动了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100多亿元。
  这么多项目的实施,取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然而,随着年复一年的资金量、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加大,相伴而来的是一些日益突出的项目管理问题。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流程看,主要有这几个问题:一是在项目前期调查环节。通常由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委托地勘单位进行,由于缺少专项费用,前期调查普遍比较弱,底数不清楚。二是在项目申报环节。一般是县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组织进行,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问题是规划设计不规范,预算不科学。三是在项目审批环节。由财政和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由于缺少一套统一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工程内容与预算编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四是在项目实施环节。主要工作包括:编制施工图设计与预算书,项目招标,选择项目监理,项目施工。目前各地普遍实施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领导责任制等制度,相对较为科学但缺乏一套全国的项目管理办法。五是项目验收竣工环节。包括承担单位自验、市级国土部门初步验收和省级国土部门竣工验收三个步骤。程序严格,但缺乏全国统一的验收标准。
  完善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笔者认为需要做好几件事:第一,对已经实施完工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一次全面系统的跟踪评价,全面梳理出项目运作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第二,进行项目需求调查,编制项目规划,对每年开展的项目列出详细计划,提高项目实施的针对性与计划性。第三,将前期调查费用列入项目费用支出之中,进一步加强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基础情况调查摸底,努力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第四,加快编制我国矿山地质环境项目有关技术标准,尽快出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预算定额及标准》。第五,总结各个项目实施与验收中的典型做法,尽快出台《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办法》和《全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验收规程》,努力规范并提高治理项目的工程质量并加强项目成果管理,跟踪、巩固项目实施后的长期效果。第六,建立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确保项目各环节信息传输流畅、项目监管及时,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辽宁省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贺兰山路三段6号 邮政编码:121007
辽公网安备 21079902000044号辽ICP备19007682号-3
© 2020 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