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中国地科院院士专家座谈会提出——千方百计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2009-09-1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在中国地质科学院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广大地质科研人员深受鼓舞,在该院8月24日举行的院士专家座谈会上,大家纷纷表示,要急国家所急,千方百计为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提供技术支撑。
  1956年成立的中国地质科学院为建立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学中起到的作用不仅不可替代而且十分重大。无论是以李四光为首的老一辈地质科学家,还是新一代科研人员,坚持无私奉献,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在我国找矿特别是找油工作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大庆油田、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罗布泊钾盐等一大批重要矿产地的发现,地科院功不可没。对此,李克强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国科学院院士沈其韩、李廷栋、许志琴,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卢耀如、裴荣富、赵文津,地质专家李家熙、廖椿庭等参加了座谈会。他们针对目前国家经济建设遇到的能源资源瓶颈问题、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问题以及地科院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纷纷建言献策。
院士专家表示,作为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解决能源资源问题,必须立足国内,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贯做法。地质事业要发展就要按地质科学规律办事。长期的科学研究和  一线调研发现,我国有发现和找到大矿的地质条件,但目前缺少的是找大矿的思想。我们要确定清晰准确的找矿目标,急国家所急,像破案一样千方百计发现矿产的蛛丝马迹,进行深入、广泛、持久的基础性研究和地质成果集成、积累。要实现找矿突破,必须要有良好的组织者,建立找矿的责任制,集中力量,统一思路,统一部署,大胆创新,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分工明确,协作有序。同时,地科院要定位准确,不仅仅是要找矿,更重要的是进行地质科学研究,解决找矿中的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为地质找矿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发展计划和基础研究项目。
  专家们说,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是对地质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和鞭策,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领会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为,要发扬光荣传统,充分发挥地科院院士专家的作用,提出地科院“十二·五”以及更加长远的科学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辽宁省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贺兰山路三段6号 邮政编码:121007
辽公网安备 21079902000044号辽ICP备19007682号-3
© 2020 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