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09-04-17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一系列指示精神,奋力推进地质找矿改革发展,使地质勘查工作面对危机新形势,应对矿业震荡新挑战,积极主动地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根据国土资源部统一部署,在全省广泛深入地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学习、准确把握中央、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多层面、多领域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破解难题,完善体制、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强地质找矿工作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
  二、目标任务
  (一)统一认识,解放思想,超前谋划。进一步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精神。深刻分析地质找矿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变化,尤其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给地质找矿工作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要树立大地质、大服务理念,在地质找矿的体制、机制、布局、政策制度环境、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利用等五个方面要切实消除墨守成规、自我循环的旧观念。解放思想,超前谋划,积极探索,改革创新,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提升服务能力上来,统一到促进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上来。
  (二)把握规律,找准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系统总结地质找矿工作经验和不足,提高地质勘查服务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能力。从省厅到市县国土部门,从省直地勘单位到野外勘查大队,通过广泛发动,将“大讨论”深入到地质找矿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角落,全面查找当前工作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地质找矿改革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问题,系统梳理,全面分析,专题调研,集中研讨,探寻治本之策。
  (三)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创新体制机制。“大讨论”要着力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创新和服务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促进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有机衔接,地质勘查与矿产开发紧密结合,地质找矿与矿业权管理相互促进,全面加强地质找矿工作,通过“大讨论”,实现在全省地质找矿上有大成果;在矿业勘查开发一体化上有大突破;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有大作为;在地质找矿外部环境上有大改善;在促增长、保民生、扩内需上有大成效。
  (四)完善制度,改进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定位,更新管理观念,转变工作方式,克服习惯于项目管理、技术管理的传统惯性,从重微观管理走向重宏观管理,从重审批走向重监管,强化行业管理,繁荣矿权市场,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全面清理阻碍我省地质找矿工作有关管理制度,理顺地质找矿与矿业权管理相匹配的相关政策,建立我省地质找矿新机制,确保服务高效,标准规范,管理科学。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勇于冲破传统束缚,勇于突破固有模式,勇于闯出新的路子,推动思想大解放,促进观念大转变。
  (二)把握正确导向。以学习带动大讨论。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比照中央精神找差距,根据社会需求查问题,在转变思想观念上狠下功夫,在落实中央要求上务求实效。
  (三)着力解决问题。把查找问题、破解难题作为大讨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利用已有工作基础和研究成果,注重总结经验,注重探索实践,深入调研,确保在解决中央重视、社会关注、基层关心的若干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实行分类指导。区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重点动员国土资源系统,全面发动地勘行业,广泛联系相关部门、矿山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结合实际,各有侧重地开展学习和“大讨论”,经过上下征求意见,按专题分门别类地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五)做到五个结合。将“大讨论”与本单位当前主要工作相结合;与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推进地质工作改革创新相结合;与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新挑战相结合;与“辽西北突破”及破解地勘行业发展难题相结合。
  四、参加范围
  厅机关及有关直属事业单位,行业管理的地勘单位和有关院校,相关学会协会及有关矿山企业等。
  五、实施步骤
  从3月31日至8月31日,分四个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见附表l、附表2):
  (一)准备动员阶段(3月31日一4月15日)。主要任务是拟订工作方案,编印学习材料,召开动员大会。
  1.制定工作方案。厅制定“大讨论”活动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具体安排。
  2.编印学习材料。编印有关加强地质工作的一系列文件和重要指示、部领导重要讲话和国内外地质找矿工作改革发展研究有关参考材料。
  3.动员部署。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厅领导做动员部署报告。
  4.全面启动。厅机关各处室,各国有地勘单位,相关学会协会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分别牵头制定工作方案,报“大讨论”办公室统筹协调,分别动员部署。
  (二)学习讨论阶段(4月16日一6月15日)。主要任务是全面、深入、系统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广泛讨论,总结经验教训,聚焦制约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的初步思路,做到深入学习,找准问题。
  1.深入学习。各单位可采取自学、集中学习或培训等多种方式,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中央关于加强地质找矿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明确主题。在分析已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找制约地质找矿改革发展新的突出问题,系统梳理,明确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讨论主题。
  3.广泛讨论。一是各单位围绕各自职能定位,有侧重地从行政管理、行业管理和科技管理等不同层面和领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座谈研讨。二是省厅组织国有地勘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上下结合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研讨。三是在厅门户网站、《国土资源》刊物上开设“我为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建言献策”专栏。四是征集推进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相关文章。
  4.透析问题。结合实际,着力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制度设计、科技进步、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聚焦问题,剖析原因,研究提出解决的初步思路。
  预期成果:
  1.系统梳理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
  2.对亟待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有针对性的政策成果。
  (三)解决问题阶段(6月16日一7月31日)。主要任务是针对重大问题,深化讨论研究,分层次、分领域提出解决的措施建议,做到成果可用,措施可行。
  1.深化专题研究。针对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讨论。在“大讨论”的基础上,深化地质工作结构和布局研究,重在落实《辽宁省地质勘查规划》、《辽西北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方案》等工作部署,拉长产业链,开拓新领域;深化矿政管理研究,完善矿权市场建设;研讨“攻深找盲”等科技创新对策。
  2.提出措施建议。通过讨论、专题调研和研究,分层次、分领域提出解决措施建议。对能够解决的问题,研究提出整改落实政策措施;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积极沟通推进;需要上级决定的,提出相关建议。
  预期成果:
  1.形成促进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若干政策性意见。
  2.形成地质找矿总体思路若干题研究报告。
  (四)总结完善阶段(8月1日一8月31日)。主要任务是对“大讨论”活动进行总结,形成上报国土资源部报告。召开总结大会。
  六、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和组织协调。在办公室内部成立“大讨论”专家顾问组,负责“大讨论”政策技术咨询和指导。
从相关单位抽调2人协助厅勘查处专职开展“大讨论”综合、宣传、协调等工作。厅办公室协调办公地点,财务处协调安排专项活动工作经费,宣传中心协助做好大讨论宣传报道。
  (二)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和信息简报等形式,及时报道我省“大讨论”活动进展情况,充分反映“大讨论”中产生的新思路、新举措。
  (三)及时通报情况。各相关单位要把“大讨论”活动与推进全年工作紧密结合,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要按照部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积极推进,使这次“大讨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并及时向厅大讨论办公室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辽宁省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贺兰山路三段6号 邮政编码:121007
辽公网安备 21079902000044号辽ICP备19007682号-3
© 2020 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